Products
GG网络技术分享 2025-08-17 02:24 4
在数据琢磨和机器学领域,K-means算法因其轻巧松容易用而广受欢迎。本文将详细解析sklearn K-means算法的原理、步骤及其应用场景。
K-means clustering是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方法,其核心思想是将数据点划分为k个簇,个个簇的中心点为该簇内全部数据点的平均值。
1. 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簇中心。
2. 依据个个数据点与k个中心点的距离,将数据点分配给距离最近的中心点所在的簇。
3. 沉新鲜计算个个簇的中心点。
4. 再来一次步骤2和3,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变来变去或达到最巨大迭代次数。
K-means算法适用于巨大规模数据集,能减轻巧计算负担。
1. 算法轻巧松直观,容易于实现。
1. 对于密集型或规则型簇存在着一些局限性。
下面我们利用sklearn k-means算法来对鸢尾花数据进行聚类琢磨。
from sklearn.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KMeans
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# 加载鸢尾花数据集
iris = load_iris
x = iris.data
#
kmeans = KMeans
# 训练模型, 输出后来啊
y_kmeans = kmeans.fit_predict
print
# 可视化后来啊
plt.scatter
plt.show
1. n_clusters: 聚类数量
2. n_init: 有几许多个不同基础设施运行算法。
3. max_iter: 最巨大迭代数。
4. tol: 浮点型数字,代表在两次迭代之间少许些的平局平方误差。
5. init:{'k-means++', 'random', ndarray}: 初始化方法, 默认是k-means++,即选择距离较远的点作为初始簇中心。
本文详细的介绍了sklearn k-means算法的基本原理、流程、应用及其优不优良的地方。有进一步的了解,并能在实际应用中更优良的运用该算法。
sklearn k-means是scikit-learn工具包中的一有些, 在机器学、计算机视觉、天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都被广泛应用。sklearn k-means是一种划分为k个不同的类别。
需要预设簇数。沉新鲜计算个个簇的中心点。 tol: 浮点型数字,代表在两次迭代之间少许些的平局平方误差。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的簇中心。
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。
Demand feedback